爱昌乐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让“沉睡”土地活起来 ——红河镇肖家河村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侧记

2022-08-16 14:10

□本报记者 李雯 通讯员 秦文涛

时光碾过夏末,立秋时节,漫步红河镇肖家河村大田,片片玉米地一望无垠、郁郁葱葱,宛若青纱帐,广袤原野处处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殊不知,这个几乎不见50岁以下青壮年种地的“空心村”,今夏迎来了31万多斤小麦大丰收,实现了提升粮食产能和农民集体双增收的“共赢”,逐步破解了村集体“无钱办事”难题。面对乡村振兴大考,田园将芜,何以破题?富民强村,有何启示?7月30日,记者伴着蛙声蝉鸣,进村、拉呱、求门道。

领办合作社

村集体“第一桶金”收益22万元

这天,记者走进70岁村民刘善文家,只见整洁干净的小院,鸡冠花花开正艳、马齿苋簇簇油绿,屋里刘善文正和孩子们拉家常。“幸亏加入了村里的‘大家庭’,今年17亩地,按一亩地500元价格流转,挣了8000多元,出租一亩地才200元,一下子增收了5000多元,年底还能拿到分红。”谈起收益,刘善文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还嘱咐儿女现在种地省心省力,以后安心上班不用回来帮忙。

老人口中的“大家庭”,正是去年9月份,村党支部领办成立的肖家河村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刘善文也和多数村民一样,通过以土地入股方式加入了合作社。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兼任合作社理事长的村党支部书记刘科元,从“村村通”“户户通”“五清强基”“厕所革命”到“绿满乡村”一路干过来,真算得上是头脑活、眼光辣、嗅觉敏的“乡贤能人”。在他的带领下,仅半年,连片种植新增面积约10%,粮食单产增幅约20%,产量亩均达到1200斤,仅这一项就实现销售收入45万元,全村户均增收1100元;扣除成本后,村集体收益22万元,昔日捉襟见肘的村集体经济,如今有了余额。

“村集体有钱,就好集中力量办事了。”今年村“两委”积极响应“绿满乡村”行动,先后栽植海棠、红枫等绿化苗木2万多株,建成“口袋公园”和文体广场。一进村口,让人眼前一亮,只见苗木花枝招展,嶙峋假山点缀其间;凉亭古色古香,别致长廊上丝瓜花攀绕;凉椅、阅报栏、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群众过上了“推窗见绿、出门赏景、起步闻香”的宜居生活。

思想破冰

土地从“沉睡”变“苏醒”

“粮食合作社算是办对了。”看到合作社带来效益,刘科元倍感欣慰。

“当初为啥办粮食合作社?”面对记者疑问,他聊起村情,“户籍人口1022人,常住人口连300都不到,除了四五个上学的孩子,50岁以下的青壮年几乎没有,古稀之年还在种地的老人就占了一半,一亩地200元几乎没人租种。土地利用低、产出效益低,村民各干各的,像一盘散沙,干啥也提不起劲头,谈什么村集体收入。”

 想起摸爬滚打的那些年,修路、厕改,遇事垫钱不说,前后四次发动群众自愿捐款,他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秉持“说啥也不能让群众捐钱”的决心,办粮食合作社,破解群众和村集体增收难,刘科元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一方面,国家要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何况就目前与长远看,规模化种植、合作经营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村‘两委’考虑到粮食价格稳定,受市场波动影响小,还有上级补贴,综合考量下,决定发展粮食种植合作社。”

  除了种粮食,村“两委”还考虑到了村里有种蒜的传统。据村史记载,“肖家河,曾用名西肖家庄。清康熙年间,开挖九曲河后,更名肖家河。”据70多岁的村民刘子友讲述,自打记事起就知道村里种小蒜,当地叫“马牙子蒜”,由于土质好、水源足,种出的小蒜腌着吃口感微辣、清香带甜,一直流传着“肖家河回箢子,不是鸭蛋就是蒜瓣子”“水码头的藕,肖家河的蒜,汶河两崖的大闺女最好看”的顺口溜。但鉴于栽培技术复杂,加上劳动力逐渐流失,闻名遐迩的特产小蒜也面临烟火不继。刘科元瞅准了种小蒜成本低、见效快、收益高、前景广的优势,想让老祖宗留下的好产业“活起来”,唤醒村民的年代记忆。

敢想敢干,顺应民意。为重燃近300口人的种地欲望,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宣传政策、阐明利弊、争取支持。“我们本着一亩地保底500元的价格,参股年底享受20%分红,不参股每亩600元,鼓励群众通过土地入股、直接流转、土地调换等方式,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管理。”刘科元坦言,村民看到流转价格高、年底红利多,积极性高。1个多月的时间,合作社就流转土地近300亩,有103户村民土地入股。

“种植260亩小麦、10亩小蒜、30亩土豆。”头一年干,刘科元格外谨慎。他说,必须立足实际,摸着石头过河,杜绝盲目跟风,主动规避市场等因素带来的风险。

令人惊喜的是,沉睡的土地资源一下子苏醒了过来。从没人种到户户种、从人心涣散到抱团发展、从闲散地块到成方连片,规模化粮食合作经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更让机械化作业有了“用武之地”。从秋播、春管到夏收,75万米滴灌设备遍布田间、无人机喷洒、收割机穿梭,小乡村搭上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快车”。

一条心一股绳

从“单打”到“共赢”

  农机唱起来、干部带起来、群众干起来。

  6月份,全村开启“抢丰收”模式。刘科元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白天调配机械,与村民一起抢收小麦;夜晚机声隆隆、人马不歇、挑灯夜战,眼看金黄饱满的麦粒喷涌而出,堆成一座座金灿灿的小山,大伙别提有多恣儿。

由于小蒜引进了外地新品种,种得晚了些,今年雨季又提前了,7月份接连阴雨天让10亩小蒜试验田遭了殃。刘科元与党员干部带着村民连续好几个小时泡在地里,任凭雨水和着泥水没到小腿肚,汗流浃背、蚊虫叮咬。“我们通过抖音直播带货、微信群小区居民接龙卖出去一半,其他的都坏了。”刘科元说,要不是天气等方面的原因,试种的小蒜肯定丰收。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是用诚心与实干激发村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作为“领头雁”,刘科元认为,党员干部打头阵,才能人心齐、信心足、干劲大。

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奔头。对今年50岁的村民刘淑信来说,党员干部就是“主心骨”,合作社就像“娘家人”,“以前自己干挣得少,现在合作社和党员干部领着咱们干,劲头足了,心里踏实,收益更有保障了!”

于社员刘德强而言,通过流转6亩土地入社,从播种、浇水、施肥到收获全由合作社统一管理,一点也没操心,不像以前种地都得考虑,现在“坐享其成”,收益靠流转土地和年底分红。

让年近80岁的老农刘明贵怎么也想不到,种了一辈子地还能就近打工。平时他和村里其他老人一样去合作社打零工,帮着播种玉米、拔拔小蒜,一天下来百来八十元不在话下。

“以前村民单打独斗,现在村民、集体、干部多方共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作社组织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生产,积极推广良种、良法、良机、良药10余种。据测算,通过规模化种植有效降低35%的生产成本,年底按照集体30%,入股村民20%分红。”刘科元说,为激励党员干部带头干,安排5名村干部到合作社兼职参与合作社管理,按出工次数发放工资,年底也参与分红。

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种粮成了有奔头的产业。“蛋糕”做大了,切好分好,31万斤小麦才妥妥丰收,22万元村集体收入照进现实!

“光靠存量还不够。”刘科元谈起打算信心满满,“下一步,随着合作社成熟运转,我们将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而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让他们示范带动全村村民走出一条绿色兴农、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的新路子,切实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放大小蒜产业品牌效应,实现共同富裕。”

后记:

肖家河村党支部领办粮食合作社,强了产业、赢了民心、聚了力量。但,一村富,更要村村富。该村粮食合作种植的发展思路与典型做法为拥有16.9万亩耕地的红河镇送来了学习“样板”。如今,全镇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因村制宜推广规模化粮食合作种植模式经验。

“我们组织各村统一制定土地流转价格,鼓励、引导农户在不改变耕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向村委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规模化粮食种植。由各村参照‘大村流转200亩以上,小村流转100亩以上’‘成方连片’和‘方便机械化作业’的标准,因村因地实施规模化流转,为降低单位投入、提高产出效益奠定基础。”红河镇党委副书记牛光亮介绍。

  壮大村集体经济,既要打好“小算盘”,也要算好“长远账”。“我们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积极响应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安全的国家政策,在试点村取得实际效益的基础上,通过党建引领,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规模化粮食种植实体产业。”红河镇党委书记肖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规模化粮食种植发展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延伸产业链、拉长价值链、畅通供应链,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质化和全产业链发展,为全镇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激发新动能、释放新活力、增加新引擎。”

                                                                                                            (原载《昌乐日报》)

打开“爱昌乐”看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