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诸城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嘉兴日报 | 【足迹 1921开启的故事】与一百年前“90后”的青春对话

读嘉•城事

2021-03-28 09:26

      一百年前,十三位中共一大代表从上海移至嘉兴南湖,当他们在南湖的这艘小船上,举起自己的拳头,同声说出誓言,写下共同的纲领,他们便成就了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乃至世界的格局为之而变。

  1921,便成为划时代的起点刻度。

  南湖,便成为一个超越地理图标的红色精神原点。

  伟大的历史总会留下想象与探寻的空间,引发人们无尽的追随。也许并没有详尽的史料记录下一大代表离开南湖时的情景,但我们可以揣想,他们在红船上开启崭新航程时闪烁光亮的眼神与坚毅前行的脚步。

  从南湖走向天安门,走向新世纪新征程,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他们是先驱是先烈,是盗火者是开路人,我们正是要进行这样一种追寻:追寻他们在1921开启的故事,追寻他们从南湖起步的信仰之旅,而百年党史写就了他们的人生故事,百年中国的跨越则印证了他们追寻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的追寻将以他们离世的时间为序,逐一追寻他们在共和国天幕和百年党史星空中的足迹与光亮。

  人生何处不少年。

  王尽美出生于1898年,可谓一百年前的“90后”。20岁时,当王尽美告别家乡,极目远望,写下“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此等诗情与胸怀,与毛泽东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以及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何其相似!

  少年志、青春气,蒸腾而出。这注定是一场穿越百年的青春对话。

  3月春光里,当我们在王尽美故居采访从沈阳回乡的王尽美之孙王军先生时,他感叹了一句:“要是置身一百年前那个时代,我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王军先生之问,也深深触动了我们:如果是我们,置身那样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面对一百年前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又会成为怎样的人?

  面对这样的青春之问,循着王尽美足迹的展开,王尽美向我们给出了他的答案。

  从南湖回到山东,儒雅俊朗的王瑞俊,以他独有的方式,改名以铭志,为自己改名“王尽美”,并以诗言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尽善尽美,是对他自己的人生砥砺,又何尝不是对未来中国的理想期许。在齐鲁、在燕赵,赴北京、广州及莫斯科,作为盗火者,奔走播撒火种,领导工运学运,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也成为尽善尽美的践行者。

  这样的青春之问,固然需要青春作答,更需一生践诺。

  灿然一生,年仅27岁。王尽美成为一大代表中最早离世的英烈。以他短暂而燃烧的生命,回答了青春之问,刻写了尽善尽美的信仰高度和党性纯度。

  王尽美的后人继续着王尽美1921开启的故事,将根深扎于家国之中,将青春凝聚于党旗之下。

  故乡成为生动阐释这一青春与成长情结的红色支点。王军先生在介绍中以他的家人为例,几代人始终吸取着这方土地的力量,并将青春奉献于这方土地:父亲王乃征1937年入党,在家乡成立了诸城县乡村党支部,并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发动乡亲,拉起几千人的队伍抗日杀敌;王军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山下乡,重返故里插队当知青;而王军的女儿王丹娃则主动选择到诸城团市委进行大学实习。

  王尽美的孙子王明华教授是浙江大学光电子技术专业的创建人,今年1月28日,浙江大学成立“王明华研究生党建工作室”,开设“跟着王明华学党史”等专题活动及网络授课,深化党史学习和理想教育。今年80岁的王明华笑称自己也是“80后”,他这个“80后”想对“90后”的爷爷王尽美说,作为后人,他们没有辜负爷爷的遗志,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誓言坚守和足迹追寻,那就是永远跟党走。

  而王尽美当年领导发动工运的山海关铁工厂、如今的中铁山桥集团已成为中国大江大河乃至大洋跨越的载体与象征。

  每一种伟大的精神,总能历久弥新,总能得到时代的回应与青春的阐释。而这种精神的缔造者、传承者、践行者,从一大代表王尽美,到我们此行一路寻访的王明华、王军以及林军科、徐渤雨、王伟……都以他们不懈的追求和坚实的足迹,刻写着这个时代的高度,增添着青春的亮彩。

  从南湖出发,我们沿着先驱的足迹一路寻访,也不断见证着精神的伟力与中国的奇迹。

  在1921开启的精彩故事中,我们探问青春,致敬先烈,也审视自我。

  我们记述的不仅是历史,更有当下与未来。



文字记者:杨志勇
编辑:徐丽萍


作者: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满意

0

基本满意

0

不满意

0

打开“爱诸城”看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