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州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好品山东丨滨州莲花灯:花瓣堪称一绝

看青州

2022-03-18 13:49

莲花灯是滨州市特有的花灯制作技艺,当地有过年过节扎制莲花灯的习俗。

  山东省非遗项目——莲花灯制作技艺传承人王相华是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土户王村人,他做的莲花灯因为具有古典神韵和团圆祥和的寓意,广受人们欢迎。

  莲花灯由高粱秆、竹签和彩色纸张扎制而成,需要经过扎骨架、捻花瓣、剪穗头等十几道工序。

  王相华尽管已经73岁,一双巧手却比年轻人还要灵活。他先把长短粗细合适的高粱秆和竹签扎起来做灯架,再糊上白纸,大致外形就出来了。

  “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光是把高粱秆弯曲成形就得有技巧,弯不好就折了。细竹签是把竹子劈开慢慢打磨出来的,粗了细了都不合适。”王相华一边制作,一边讲述着心得。

  花瓣制作需要3道工序,把大小合适的多层彩纸用绳子固定在花轴上,再压出花瓣纹路,之后取下,顺着纹路将一头捏起来,花瓣就完成了。制好的花瓣一头抹上浆糊粘在灯架上,花头朝下一层一层叠加组成灯身。

  “一个莲花灯要用66个花瓣,上下粘8层,不仅要仔细,还要造型好看。灯上的莲花装饰,是把花瓣另一头也捏在一起,一层层捆扎在高粱秆做成的花托上,插上细竹签,跟荷叶一起固定在灯架上,荷叶制作和花瓣差不多。剪穗头是最简单的,把彩纸叠好一条一条剪,剪好后一抖,穗头就整齐地展开了。”王相华说,他干了几十年,一天不闲着也只能完成4个,可见工序之繁复。

  王相华家做莲花灯源于明代,从古至今,家里祖祖辈辈为富家大户扎灯,光给以前魏氏庄园的魏氏家族扎灯就有祖孙六代。那时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以能挂上这种“聚财气”“聚人气”的莲花灯而自豪,所以他家也因独门手艺而衣食无忧。

  “这是我家祖传的手艺,我小时候跟着爷爷赶集卖灯,一毛五一个,过年图个喜庆。一个集能卖五块钱,就高兴地唱一路。”王相华说。不过,这门手艺只在年节“吃香”,平时却鲜有人关注。平日里,王相华就守着家里的10亩地。

  “莲花灯虽然挣不了多少钱,可到底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我就本着一个原则,不挣钱手艺也不能丢。”因为费力又不挣钱,年轻人不愿意干,王相华一度担心这门手艺会慢慢失传。

  199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做的莲花灯入选山东美术馆举办的“山东省民间美术展”,受到众多美术家和民俗专家的关注。

  近几年,形势更加向好。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县里市里甚至是市外省外举办展览会、文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时,王相华都受邀参加,不但能卖灯,还能拿到补助,并与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一起交流。

  据有关专家介绍,现在全国只有南京夫子庙和山东惠民两处有手工莲花灯,夫子庙的莲花灯的花瓣是朝上的,王相华所做的这种灯因为花瓣朝下,在工艺上更占优势,所以在他们眼里,这堪称民间艺术一绝。

  如今,找王相华订灯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升至100元一个。因为成品不好运输,外地顾客一般会订半成品,王相华就给他们放全材料、扎好架子、做好花瓣,由他们自己粘贴。

  在王相华家里,他的儿子、孙女都学会了做灯。他还印制了名片,方便订货单位联络。土户王村的七八户村民,也师从王相华,学会了制作莲花灯,有订单时就去帮忙,既练手艺又能赚钱。下一步,随着惠民县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莲花灯制作技艺将被打造成一个特色旅游项目展示给广大游客。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小小莲花灯将进入更广阔的大众视野当中。

  莲花灯制作技艺传承人王相华:这门手艺是祖传下来的,不能到我这一辈就停下来了。因为挣不了多少钱,年轻人都不愿意做,我之前一直很担心会慢慢失传。现在好了,这门手艺进入了非遗名录,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现在,滨州市各所中小学经常邀请我去教学生们做灯,学生们也很愿意学。能走到这一步,我感到欣慰,也意识到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我一定要把这门手艺好好传承下去。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我相信,莲花灯制作技艺也将随之发扬光大。


打开“看青州”看评论

1

相关资讯